赤峰市紅山區產學研協同創新驅動醫藥產業科技突圍?
發布時間:2025-06-25 16:59 來源:赤峰市科技局
醫藥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產業。紅山區科技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科技“突圍”工程、赤峰市科技突圍行動,聚焦技術需求、產業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構建“企業+高校+研發機構”協同創新體系,切實推動紅山區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合作對接,協同創新
在醫藥研發領域,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難題、綠色生產工藝不足、新藥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等問題,長期制約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紅山區科技局立足產業需求,積極引導對接沈陽藥科大學、北京茗澤中和藥物研究有限公司等五家單位,以重組升級為契機,依托赤峰艾克制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組建醫藥化工技術企業重點實驗室,構建“企業+高校+研發機構”協同創新體系,全面激活醫藥制造業科技創新動能。實驗室成立以來,積極研發實現關鍵技術革新,麻黃素綠色工藝革新榮獲國家發明專利。研發酶促反應同步應用于氫溴酸右美沙芬、鹽酸去氧腎上腺素等原料藥開發,推動全系列產品向低耗、清潔生產模式升級。開發新型藥物遞送技術,結腸靶向偶氮前藥顯著提升慢性結腸疾病療效,降低系統性副作用風險,填補國內該領域技術空白。通過協同攻關,近三年完成硝苯地平新工藝等7項關鍵技術升級,推動氫溴酸右美沙芬獲歐盟CEP認證,成功打入國際市場。過去單打獨斗需數年的工藝優化,如今聯合攻關實現難題實時破解,研發效率不斷提升?;瘜W合成麻黃素技術獲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近年來,地紅霉素、巴柳氮鈉等成果轉化創造超1億元經濟利潤。
二、創新驅動,促進發展
紅山區醫藥產業是內蒙古自治區醫藥工業起步最早的地區,近年來,通過強化政策宣傳、開展培訓、實地指導等方式,以科技“突圍”為主抓手,促進資源要素集聚,加快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引導科技型企業向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發展?,F有醫藥生產企業25家,其中規上企業13家,建有市級以上醫藥科研平臺30個,2024年實現產值16.7億元,占全市醫藥產值70%以上。構建起“玉米—淀粉—原料藥—中間體—制劑”、“道地藥材-藥材初加工-配方顆粒(飲片)-制劑”兩條較為成熟的產業鏈條,目前已形成涵蓋原料藥、化學藥、中藥(蒙藥)、獸藥、醫療器械、特醫食品等業態的產業體系。
三、組建聯盟,抱團發展
孤藥難成方,獨鏈難成勢。5月29日,紅山區醫藥產業創新發展聯盟宣告成立。16家醫藥企業、1所高校、3家醫院打破行政壁壘與學科邊界,以“產學研用”為經緯,織就上下鏈貫通、左右協同發展的創新發展聯盟。聯盟將依托醫院臨床數據與企業生產工藝的雙向流動,推動藥物從概念驗證到臨床應用的全周期加速。依托實驗室與生產線的有效銜接,讓高校人才、技術直接賦能企業生產研發。握指成拳,依托企業間的資源共享,讓創新成果更快從研發轉向市場應用。依托政策牽引與資金撬動,讓前沿技術攻關與產業化落地獲得持續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