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特派在行動 | 金屬材料研究所科技特派員工作站賦能產業升級
發布時間:2025-06-30 23:09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高新技術產業創新處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科技特派員、內蒙金屬材料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張鳴一帶領工作站科技特派員團隊深入包頭市多家企業,開展技術指導與科技服務,助力企業解決技術難題,推動產業升級。
“如何提升鎢陰極使用壽命?”“鋁合金焊接工藝如何優化?”在包頭市三隆稀有金屬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特派員們實地考察稀土熔鹽電解制備生產線,與企業技術人員“面對面”交流,“手把手”指導,針對鎢陰極損耗過快問題,提出創新性解決方案。通過技術攻關,成功將鎢陰極使用周期從200天提升至360天,并授權國內發明專利1件,填補自治區在該領域技術空白。
鎢陰極延壽技術是稀土企業面臨的共性難題,直接影響生產效率和成本。為解決這一問題,內蒙金屬材料研究所特派員工作站與三隆稀有金屬有限公司展開深度合作,通過優化工藝參數、改進材料性能,最終實現技術突破。該項技術不僅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還為自治區稀土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我們開展鎢陰極延壽技術研究,就是為了幫助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未來,我們將繼續與企業緊密合作,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張鳴一介紹道。
此外,工作站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借助內蒙古自治區焊材研發試制與評價平臺,深入包鋁、大為材料等企業提供專業化技術支持。在包頭鋁業生產現場,特派員們協助企業研發試制6056鋁合金線材,成功軋制出φ5.5鋁合金線材,完全滿足用戶需求。同時,與北重集團合作研發軍用高強鋁合金焊絲,并利用平臺對焊絲性能進行檢測與評價,為軍工領域提供可靠材料保障。
研究所還圍繞ZL114A合金在電磁條件下黏度特性展開試驗,搭建專用平臺研究復合電磁場對鋁合金澆鑄熔體流動性的影響。相關數據為一機林峰特種鑄造企業澆鑄工藝改進提供科學依據,助力企業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去年,工作站特邀國防科工局專家,舉辦軍民融合領域知識培訓班,吸引50余名企業代表參與。培訓內容聚焦專項資金申報和技術創新,為企業提供實用的政策指導。同年,工作站還承辦包頭市大型儀器協作共享工作現場會,分享儀器開放共享經驗與成果,為科技創新資源集聚提供新思路。
截至目前,工作站派出特派員18人次,服務企業35家,累計培訓企業數量50余家,培訓90人次,2025年開展科技體檢活動,與10余家鋁產業加工企業深度聚焦鋁后產業發展、企業降本增效、關鍵技術攻關、成果轉移轉化等事項座談交流。
“科技特派員的工作既解決問題,搭建橋梁,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張鳴一表示,未來,內蒙金屬材料研究所特派員工作站將繼續發揮技術優勢,深化與地方企業的合作,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轉化,為自治區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