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圍進行時 | 乳業“突圍”從一塊“奶酪”做起
發布時間:2025-06-25 23:00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農牧業與社會發展科技處
編者按:
在自治區黨委、政府高位推動下,內蒙古以“起跑就領先”的魄力,按下科技“突圍”快進鍵,錨定稀土、儲能、氫能、乳業、空天計量等戰略領域,以“非常之舉”在重點點位上精準落子,讓科技創新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變量” 與“最大增量”。
這里既有“工業維生素”稀土的“精密蛻變”,也有綠電儲能的“綠色革命”,更有空天技術的“高度突破”……每一個點位“突圍”都在尋找高質量發展的“最優解”。為此,我們特開設“突圍進行時”專欄,將目光對準這些滾燙的創新現場,記錄“卡脖子”技術突破的艱辛,見證新質生產力破繭的喜悅,傾聽科研人員勇立潮頭的心聲,共同書寫北疆大地向新質生產力進軍的生動篇章。
原制奶酪素有“奶黃金”的美譽,每1千克奶酪需由約10千克牛奶濃縮而成,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與礦物質,營養價值極高。但由于我國消費者的飲食習慣和口味偏好等原因,奶酪在中國飲食中長期缺失。因此,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聚焦開發適配于中國飲食習慣和人群營養需求的特色奶酪,同時結合中國飲食習慣,創新奶酪與豆腐、米面等主食的搭配方式,拓展乳品消費使用場景。再將副產物進行高值化的深加工,用于嬰配食品、健身食品、中老年特殊膳食等廣泛場景中。
“目前項目已進入中試階段,我們正全力研發契合中國消費者口味偏好的‘中國奶酪’。”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奶酪作為乳制品中的高附加值品類,消費場景已從傳統西式餐飲,逐步拓展至家庭餐桌、休閑零食、健康輕食等新興領域。簡單照搬西方模式難以滿足國人需求,唯有將創新技術與中華飲食文化深度融合,開發本土化新鮮原制奶酪,才能填補進口產品與市場需求間的適配缺口。
2023年,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牽頭承擔自治區科技 “突圍”工程“乳業”專項——“中國式奶酪及其創新技術”項目,聚焦乳蛋白、乳脂肪、乳糖等基礎原料創新研發,致力于開發高附加值新型原料及產品,實現進口原料與產品的國產化。
在科技“突圍”工程牽引下,來自全國20余個高校院所的專家團隊正強化創新驅動,開發契合中國飲食消費習慣的乳蛋白高效利用關鍵技術,圍繞國人口味偏好與消費習慣,重點研發煎烤奶酪、拉絲奶酪等創新品類,加速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乳制品精深加工體系,滿足產業與消費者的雙向需求,推動我國乳業加速破“卡”突圍。目前,在小試階段的牛奶全組分膜過濾技術制備酪蛋白已確定關鍵工藝,為實現奶酪生產國產化、規模化、低成本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們研發的酪蛋白復合改性核心技術,解決了乳深加工中富余酪蛋白綜合利用的難題。通過酪蛋白與淀粉重組糊化、低溫重結晶,有效改善了淀粉的消化性能。目前開發的乳蛋白強化米和生濕面小試樣品,已具備低升糖指數(GI)特性,口感和質構仍在持續優化中。”乳業國創中心牛奶主食化新技術創制與示范項目負責人表示,從破解原料依賴到開發中國特色產品,乳業的科技“突圍”不僅緩解了供需矛盾,更開辟了高附加值的新賽道。
乳業國創中心總經理何劍表示,科技“突圍”關鍵,在于通過民生導向型科研范式,實現創新價值與社會效益的深度耦合,從而拉動行業發展。我們將著眼于更宏大目標,構建“基礎研究-技術突破-產業應用”全鏈條創新體系,持續產出高質量科技成果,全面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打造驅動乳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