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圍進行時 | 用科技“密碼”,解鎖氫能軌道交通新圖景
發布時間:2025-06-24 23:15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高新技術產業創新處
編者按:
在自治區黨委、政府高位推動下,內蒙古以“起跑就領先”的魄力,按下科技“突圍”快進鍵,錨定稀土、儲能、氫能、乳業、空天計量等戰略領域,以“非常之舉”在重點點位上精準落子,讓科技創新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變量” 與“最大增量”。
這里既有“工業維生素”稀土的“精密蛻變”,也有綠電儲能的“綠色革命”,更有空天技術的“高度突破”……每一個點位“突圍”都在尋找高質量發展的“最優解”。為此,我們特開設“突圍進行時”專欄,將目光對準這些滾燙的創新現場,記錄“卡脖子”技術突破的艱辛,見證新質生產力破繭的喜悅,傾聽科研人員勇立潮頭的心聲,共同書寫北疆大地向新質生產力進軍的生動篇章。
在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科技研發基地,氫燃料電池軌道機車項目的調試現場正有序開展。實驗室里,科研人員圍在新一代稀土固態儲氫裝置旁,精細調整參數。高壓測試平臺上,電流數據如跳動的脈搏,實時反饋著系統運行狀態?!案呙芏认⊥凉虘B儲氫在氫燃料電池軌道機車中的研究應用項目,是包鋼開展技術攻關行動的核心實施重點!”相關負責人介紹。
儲氫合金材料退火生產線
作為國家重要稀土基地的骨干企業,卻也曾在稀土高端應用、氫能與軌道交通融合領域,被關鍵技術“卡脖子”—— 氫燃料電池軌道機車核心部件依賴進口,稀土固態儲氫規模化應用難突破?!拔覀円邢掠补穷^,讓稀土‘點亮’氫能軌道交通新賽道!”孟繁英董事長表示。
高密度稀土固態儲氫在氫燃料電池軌道機車的研發應用,是一場多領域協同的“技術攻堅戰”。團隊先聚焦稀土固態儲氫材料,經數百次配方迭代、工藝優化,開發出的新型材料,儲氫容量達1.7wt%(40℃),放氫平臺壓強0.3MPa,2000次充放氫循環后儲氫量仍保持穩定,為機車續航奠定關鍵基礎。在氫燃料電池系統集成上,攻克電堆匹配難題,讓系統功率密度超800W/kg,氫燃料電池功率達400kW,整車動力輸出強勁且穩定 。
氫燃料電池的研發團隊和產品
在項目推進過程中,產業協同的效應不斷彰顯。包鋼攜手本地從事稀土采選、冶煉企業,共同搭建起“原料—儲氫材料—裝備制造”的完整產業鏈,有力帶動上游產業實現產值增長;聯合多家科研院所成立“產學研用”創新平臺,合力攻克數項關鍵技術。目前,項目已取得多項階段性成果,稀土固態儲氫與氫燃料電池軌道機車的集成技術,填補國內相關領域空白,部分關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申請發明專利多項,為我國從科技大國邁向科技強國貢獻“包鋼力量”。
“我們要打造‘稀土 + 氫能 + 軌道交通’生態閉環!” 孟繁英董事長表示。未來,在交通領域,持續拓展氫能在港口機械、短途貨運等場景應用,推動上下游企業建立長期合作機制,共享技術、市場資源,降低產業鏈成本,加快攻克儲氫材料循環壽命、燃料電池低溫適應性等難題,保持技術領先性。
從稀土資源優勢挖掘,到氫能交通裝備創新,再到產業生態構建,包鋼在“科技突圍”中實現了從傳統鋼企向綠色智能的轉型。隨著關鍵技術成熟、應用場景拓展,氫燃料電池軌道機車將成為能源綠色轉型的“鋼鐵先鋒”,讓稀土資源在科技浪潮中綻放新光彩,為我國高端裝備制造升級、能源結構優化注入“包鋼動能”。